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避坑医疗美容逐步走进人们的辽宁日常生活中,“热玛吉”“水光针”“线雕”等医美项目也越来越火。发布然而医美行业鱼龙混杂,医美相关消费纠纷甚至事故时有发生。消费12月6日,提示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医美消费“避坑”提示,避坑提醒消费者在接受医美服务时,辽宁要做到理性选择、发布防范风险。医美
要树立对医美的消费科学认知。小到注射用透明质酸钠(俗称玻尿酸)、提示肉毒素,避坑光疗(红光、辽宁蓝光、发布紫外线等)治疗痤疮、拉皮,大到磨骨、隆鼻、抽脂等都属于医疗美容的范畴,而医疗美容行为是一种医疗行为,具有一定风险性,可能会产生并发症,并非绝对安全可靠。对此,消费者一定要有足够的认识,不要盲目选择医疗美容项目,事前应清楚禁忌症、医疗风险和注意事项。
要选择有资质的医美机构就诊,确认医护人员是否有相应资质。按照规定,开展医疗美容的机构必须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主诊医师必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护士资格。消费者不要接受未依法取得医师执业资格或医疗教育、科研相关职称的人宣称为“医生”“医学专家”等所谓医学专业人士提供的医疗美容服务。不要接受未经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批、备案的诊疗科目和服务项目。
不要轻信医疗美容机构的口头承诺。消费者一定要与医美机构达成书面服务协议,并且注明服务内容、产品信息、权利义务等要素。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
不要轻信网络平台、朋友圈、代购等医疗美容消费信息。不要因为“网红”推荐就盲目跟风,也不要被所谓的养生知识、人物专访等虚假及过度宣传所迷惑。
美容就医要学会保护自己、增强举证能力。按照规定,医疗美容机构开展项目和收费应当公示,并为消费者开具医疗收据(发票)。消费者要妥善保管好消费凭证,发现医疗美容机构有不规范、不合法的行为,要向市场监管或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投诉。一旦发生医疗事故,要第一时间向诊疗机构提出要求封存住院病历,并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消费者还要及时前往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与医美机构产生纠纷时,消费者可以向调解机构申请调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赵英男9月19日,以“数链未来 智塑新界”为主题的不动产数智化转型白皮书发布暨产业发展沙龙于北京清华大学召开。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清华校友总会城乡建设专委会主办,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龙湖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记者徐文智)10月14日,记者从陕西省咸阳市市场监管局获悉,9月初以来,该局结合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实际,深入开展“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迎盛会”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发现风险隐患在早 ...
中国消费者报合肥讯 近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各市市场监管局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中央厨房食品安全总监任命仪式及食品安全总监宣誓活动。该省143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30家中 ...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9月29日,记者在2022上海国际广告节开幕式中获悉,2021年,上海拥有广告企业55.6万户,广告业务收入2335.5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互联网广告增长显著。 ...
一站式链接4万多家门店、80多个国家,这场马来西亚预制菜游学很有料_南方+_南方plus当前,国内预制菜和餐饮行业日益“内卷”,不少预制菜企业开始瞄准海外市场,拓展全球化的发展,“抢滩”新的发展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