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11月1日是个人国消《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施行一周年,当日,信息行周协中国消费者协会梳理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四大主要场景,提醒广大消费者学法懂法用法,法施费谨慎网络授权,年中切实提高保护个人信息的梳理意识和能力。
这四大场景包括:手机APP过度索权。大侵手机APP存在过度索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权场问题,主要表现为:超过必要范围收集个人信息,个人国消如不同意APP获得调取非必要信息的信息行周协权限,则该APP无法正常使用。保护超范围利用所收集的法施费个人信息,如APP通过正常范围收集个人信息,年中却在个人信息未脱敏的梳理状态下超出合理范围使用。未明确告知而收集信息,大侵如APP在收集个人信息之前没有明示。
大数据杀熟。某些互联网平台通过收集和分析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大数据杀熟”。如针对同一类产品或服务,平台通过对消费者年龄、身份、历史消费能力等数据进行分析,就同一种产品或服务向不同的消费者推送不同的显示价格。
非法推送商业信息。某些企业为了实现精准营销,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记录等个人信息,在未获得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向消费者发送商业广告。虽然有的提示可通过回复短信退订,但毫无作用。
个人信息被不法泄露。某些企业为追求利益,存在泄露、买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导致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
就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消协建议消费者积极学习《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个人信息和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规则、自身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所享有的权利、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承担的义务以及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时的救济方式等内容,根据最小范围原则、公开透明原则、消费者知情权、消费者撤回权、自动决策、个人信息公开等方面关注相关条款,提升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用法律武器来指导消费实践。
仔细阅读相关隐私政策及条款。消费者在注册平台会员时,要仔细阅读相关的隐私政策及条款,了解经营者处理个人信息的方式、范围、目的和依据等,养成“非必要不提供”的良好习惯。
发现个人信息受到侵害时,及时关闭个性化推送。一些应用程序的个性化广告推荐选项默认开启,建议消费者加强隐私保护意识,当发现个人信息被过度收集或者利用时,可以选择关闭个性化推送。
及时销毁删除载有个人信息的资料单据。消费者要保护好带有个人信息的单据和资料,防止因随意丢弃、使用不当等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如妥善处理未脱敏的快递单据等带有个人信息的单据和资料,使用完后应及时销毁,或是涂抹掉关键信息后再丢弃;在向他人提供身份证等重要证件的复印件时,最好显著标识此复印件的用途;一些带有个人敏感信息的电子数据,如证件照片等,建议用完即删或者采用加密方式进行存储。
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消费者要积极行使对经营者进行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监督权。当发现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或者发现经营者存在违法处理消费者个人信息行为时,要主动向个人信息保护管理部门或者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举报,提供案件线索和相关凭证,维护自身权益,有力遏制不法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
责任编辑:赵英男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11月1日起,《宁德市公筷公勺使用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为保证餐饮从业者及时、准确了解新规的具体要求,福建省霞浦县市场监管局积极行动,通过宣传、推广、示范指导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铭)营造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敢于消费、放心消费,是高质量发展的永恒主题。7月1日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消保条例》)为放心消费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9 ...
中安在线讯 据合肥晚报报道,拟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1所、幼儿园37所;启动合肥六中、合肥九中新校区建设;开展中小学生人格心理健康情况普查;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努力办好学前教育…… 2月11日 ...
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何周洋 记者刘铭)为提高医疗器械注册人不良事件监测能力,落实注册人主体责任,及时、有效控制医疗器械上市后风险,11月14日,四川省宜宾市市场监管局、宜宾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到四川普 ...
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近日,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在沈阳市举办辽宁省2024年世界标准日主题宣传暨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研讨会,10家驻辽国际标准组织国内对口单位就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开展了研讨,与会代表 ...